垃圾分类,事关生态环境,事关千家万户。随着东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逐步推进,各镇街(园区)不断扩大分类覆盖范围,加大工作推进力度,如在各区域选取试点范围、确定垃圾桶集中摆放点,有的镇街还建立了厨余垃圾处理站等。
然而,记者连日走访发现,尽管许多镇街已统筹铺开宣传教育、配置分类垃圾桶、打通后端处理链条等工作,但在实际中垃圾分类工作仍然面临诸多难题和“堵点”:宣传工作没有达到完全覆盖的效果、相关政策法规无法同步跟进、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……
仍需多形式宣传改变旧观念
自5月底以来,万江坝头社区开始启动垃圾分类宣传,近两个月的时间使出各种招数:或上门宣传,或定点宣传,或联合学校、事业单位等机构开展主题活动。然而,在坝头社区党工委委员苏柱朋心里,要继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,还有不少难题需要一一攻克。
坝头社区目前已各自选取了1个商业小区、居民小区以及文化休闲街,作为垃圾分类的试点区域。“社区外来人口有5000人左右,占到总人口七成以上,基数较多且结构复杂。”苏柱朋告诉记者,在每栋出租房楼下,社区配备有垃圾桶供整栋楼宇的租户使用,并且环卫工人会每天分两次上门收取垃圾,但令人头疼的是,楼上的个别租户为了贪图方便,会直接从高处将垃圾扔下来。“不久前社区经过多次上门宣传,这类行为虽然已经明显减少,但垃圾桶旁还是能不时看到零散的垃圾。”
对此,坝头社区厨余垃圾处理站工作人员罗文联有更深的感受。目前,他负责该社区厨余垃圾处理站的所有工作,经常能在收取的厨余垃圾中碰到易拉罐、拉环、钢签,以及玻璃、啤酒瓶、包装袋等其他垃圾。如果不进行人工二次分拣处理,既会对机器造成损坏,也影响了厨余垃圾发酵降解和出料的肥效性。“归根到底,就是大家还没有形成一个生活垃圾分类的观念,或者是不知道该如何分类。”罗文联无奈地摇摇头。
需要配套政策法规出台落地
垃圾分类,不能仅靠宣传倡导,还得制定相关政策法规。
“我相信居民大都会对垃圾分类政策表示支持,但毕竟习惯和观念难改,尤其是在西隅、北隅社区这类老年人多的社区。”莞城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尹柏枝说。如果居民不配合,城管部门只能劝导,执法缺乏法律依据。
东坑城管分局办公室主任苏锦辉也认为,农村村民对可回收垃圾分类意识较强,会力求物尽其用,但让他们从生活垃圾中将厨余垃圾分出来,还需时间引导和培养,特别是老人家。
中堂镇蕉利村给村民家门口设置“两分类垃圾桶”(厨余垃圾、其他垃圾)近半个月来,仅有5%的村民主动分类,主动分类的以年轻人为主。蕉利村环卫干部谢盛祥告诉记者,目前试点阶段很多村民对于垃圾分类还“傻傻分不清”,各种垃圾混杂在一起投放,最终工作量还是落在环卫工人身上,收取后还得二次分拣。谢盛祥说,虽然起步阶段有点难,但后续还会继续推进。
高埗镇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志坚认为,东莞市缺少成熟、适用的生活垃圾分类激励保障机制和相关配套法规政策性文件。倘若将垃圾分类上升至法律层面来推动,居民分类意识会更强,有利于推动前端“一分到底”。
厨余垃圾处理站遇成本和选址难题
厨余垃圾,就地处理,还是直接收运?厨余垃圾不外运,通过就地处理可给垃圾分类减量。但是,建设厨余垃圾处理站,大部分镇街普遍面临选址难的问题。对于开发强度大的莞城而言,更是很为难。同时成本较高,也成为制约因素之一。
坝头社区已建成的厨余垃圾处理站,在给社区带来便利的同时,也增加了垃圾处理成本。此前,该社区每吨厨余垃圾的处理费用约为250元,现在由于设备、管理等支出,成本上升至400元左右。“但从长远来看,厨余垃圾处理站能将废弃物回收利用,深远影响村民的绿色环保意识,因此我们会继续利用厨余垃圾处理站,推进垃圾分类。”苏柱朋说道。
尹柏枝说,厨余垃圾处理站的选址是一个难点。莞城开发率达到96.7%,人口密度大,要想建立厨余垃圾处理站,不仅可用的公共空间少,还极易引起“邻避效应”和群众的不满。“建立一个厨余垃圾就地处理站,不但水费、电费高昂,后续还需承担一笔运营费用。”为此,他希望能得到相关政策的支持。
然而,从长远来看,建立厨余垃圾就地处理站是一个未来趋势。刘志坚告诉记者,为此高埗镇计划邀请有资质的企业进行可行性调研,初步想法是盘活垃圾压缩中转站,尽量远离居民区。
记者 潘少婷 冯灿宇 实习生 周晓蔚/文